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是持续有力推动发展的一年,也是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努力前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突破,取得了可喜成绩。
——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相对规范的制度;以《中国农业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全面推进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制定了《校领导联系学院工作办法(暂行)》,健全相关调研制度;顺利平稳完成副校级及中层干部换届工作。
——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深入。本科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本科录取一志愿率达99.34%,理工类投档线平均超过当地一本线77分,超一本线分数实现了七连增,生源质量又创新高。10个专业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是获批专业数最多的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推进,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良好,影响广泛;创新研究生奖励、管理办法,平稳对接新的国家研究生奖助体系。全校毕业生总就业率维持在97%左右。
——学科建设进展令人振奋。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前1‰,进入前1‰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7;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WR 2014年首次公布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我校综合排名390位,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19位;在其同时发布的21个学科排名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百强,分别位居全球第4位和第49位。
——科研产出收获丰硕。SCI、EI和SSCI收录的论文1863篇,比去年同期(1770篇)增加5%,其中,SCI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117篇,比去年同期(94篇)增长24%;荣获4项国家科技大奖,获奖数量在全国高校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通用项目统计排序中名列第10位。获得授权专利375项,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软件著作权登记265项。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规范了合同聘用制人员的管理;在14个学院设立了学院绩效基金;4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讲座教授,为历年最高;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引进3位拔尖人才、11位优秀人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稳步推进依法治校
推进依法治校。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章程》起草、上报核准工作,形成了《中国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征求意见稿),编制了《重要公共研究设施规划》初稿,基本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规范》、《中国农业大学党政管理干部因公出国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从2014年起,涉及学校重大规章制度的制定、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等必须经学校法律事务科出具意见,凡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听取教代会意见,形成了良性立法、规范了依法决策。
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丰富公开形式,通过学校官网、信息公开专题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改革等重要信息,拓宽监督渠道;完善校长信箱,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理顺具体负责人工作职责,确保了信件答复高质、高效。2014年,校长信箱信件平均答复周期为2.1天。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科教育再上新台阶。加大本科教学投入,统筹各渠道资金,对所有公共教室进行了全面修缮,教学设施和公共基础实验室教学设备全部得到了更新,显著改善了基本教学条件,国家级本科实验中心数量由2012年的3个增加到5个;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获批2个国家级本科虚拟教学中心,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前列,开设4门校内在线教学课程;大幅度提高了教师教学奖励力度,教学奖励力度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居于领先位置;继续推进服务型教务处建设,服务质量进一步显著提高,有关教务方面的校长信箱信件比2012年下降了40%;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平台+学院需求”的本科教学资金分配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资金的使用绩效;加强了与北京市的教育合作,“北京学院”成功开班,启动了中小学共建工作;创新创业教育更上一层楼,2014年我校获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教育优秀组织奖等表彰。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圆满完成2014年招生任务,相关部门未接到任何举报和投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制定了57个学位授予标准和57个培养环节要求, 明确了人才培养标准;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加强研究生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设立研究生教改项目50项,出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以信息化为手段,不断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研究生教学实验室和公共教室条件建设。加强学位管理,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意识和学术道德风险意识。开展新增导师培训工作;评选出校级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各10篇;加强学位论文质量抽查,切实保障和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继续教育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重新编制了《中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教务管理文件汇编》,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教学站点管理,学籍管理到位; 落实评估备案程序,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培训发展增速,修订了《合作培训管理办法》和《培训证书管理办法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全年共主办、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次36个,培训总人数2532人次。远程网络教育再创佳绩,完成《校外学习中心工作手册》、《考务手册》、《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的修订;完成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外学习中心的评估检查,拓展3个新的校外学习中心。
提升学生工作实效。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学校资助工作获“2012-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是所有获奖成果中唯一以学生资助工作成果为核心内容申报的项目,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出台了研究生收费及奖助体系相关文件5个,对我校研究生收费及奖助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完成研究生“三助”和奖学金评选工作,评选出校长奖20人,硕士生国奖105人,博士生国奖95人,学业奖学金3464人,专项奖学金116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升危机预防和干预能力;全年处理心理危机事件10余起,被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基地”。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开设就业课程,加强职业发展指导;组织专场招聘会200场以上,发布就业信息12000余条,创造优质就业机会;实施政策鼓励,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行就业帮扶,保证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提供资金、场地支持,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依托学科特点和科研优势,开展技术支持,支持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毕业生中到西部就业303人;到乡镇基层就业110人,80选聘为大学生村官,84人选聘为基层选调生,70人选聘为科研助理。截止2015年4月,本科生就业率为96.7%,深造率52.3%,研究生就业率96.6%。
打造多彩团学活动。继续加强思想引领,选拔10名优秀青年学子成为我校“2014年度五四青年标兵”,集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团员教育活动,在广大学生中传递正能量。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组织优秀集体评选工作,开展对基层班级、团支部学生干部的培训,开展团中央学校共青团创新试点工作并获评全国优秀。系统培养学生骨干,依托“英才学校”,继续深入实施领导力培养计划,继续系统开展“知行”团校。举办丰富文体活动,以“两节、两季——缤纷校园”为统领开展全年校园文化活动,引领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艺术进校园。继续推进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志愿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将“实践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三)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学科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校优势学科发展更加凸显,按照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统计数据,我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科研经费和项目保持稳定。2014年学校累计到校科研经费94495万元(留校经费78043万元,外拨经费16452万元),其中科研经费拨款90352万元,科研事业收入4143万元。全年组织申报纵向项目(课题)(不包括文科)1260余项,获批4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经费19598万元,比2013年增长26.7%,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创新研究群体1项,2个群体获得滚动支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规范、实施顺利,配合学校审计处抽查了55个项目;2015年度批复预算额由2014年的4310万元,增加至4440万元。
科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3项,“花卉发育与品质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北京市科委认定。“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发改委委托教育部组织的建设验收;“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和“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通过现场复评。组织52个校级中心进行年度总结,完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统计工作。上庄试验站、曲周试验站、涿州教学试验场等基础条件建设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发展。2014年共申报各类项目280项,获批211项,获批经费3437.04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27项,获批9项,包括重点项目2项,为历年最多;总立项率为33.3%,比去年提高6.6%。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科评奖2项;完成了2014年度教育部组织的学校社科统计年报工作。我校SSCI收录论文28篇,比去年同期(21篇)增加33%。我校主办的国际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CAER影响因子升高至0.54。
科技成果推广顺利。全年学校共签署横向技术合同430余项,合同经费总额超过1.3亿余元,其中签署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近百项,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合作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个地市,主要涉及我校的食品、动医、动科、资环、农学、工学、信电等领域。完成河北唐山、内蒙古包头、江西资溪、河北曲周等地市、县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或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
(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深化干部人事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合同聘用制实施办法》,构建了多元化的用人制度,标志着我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迈向纵深阶段。新设的学院绩效基金体现了优劳优酬、绩效奖励的原则,14个学院年底前均已将学院绩效基金分配到教职工个人。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及时落实离退休同志待遇。
落实人才强校战略。2014年度4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新增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新增教职工50人,其中博士43人、硕士7人;教学科研岗位42人、管理岗位8人。18人分别初聘了专业技术职务和职员职级,83人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上次教代会闭幕后至今一年期间,入校合同制A岗职工45人。组织70名新入校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选派37人出国进修。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的40名青年教师正在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五)提升国际交流层次,拓展国内合作领域
校际合作交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国际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稳步发展,学校2014年全年新增国际合作项目25个,其中新项目19个。高层次国际交流显著增加,全年共接待国外团体101批次,其中高级别来访60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坦桑尼亚共和国总统受聘担任我校荣誉教授。圆满举办高层次国际会议8次,其中100人以上国际会议4次,500人以上重大国际会议1次。与国际战略合作院校的合作范围继续扩大,其中包括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的拓展,以及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方面,设立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西印度大学的孔子学院在当地的文化影响力已经凸显,与该校筹建的援外项目“中特农业创新园”获得双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项目已经签署执行协议并进入落实阶段。
师生国际交流活动有序发展。农业工程专业国际教育合作正式启动,提升了美大地区本科生交流学习的层次。学校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稳中有升,外国专家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方面,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党政管理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有效减少了一般性考察访问,同时鼓励了实质性教育和研究合作出访。外国专家管理方面,配合国家政策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聘请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更加严格审核外国专家资质,提高了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果。
校地合作日益紧密。继续推进与北京农科城的实质性合作,与北京市科委共同谋划将我校涿州基地打造成北京农科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为北京农科城涿州基地)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总部基地,已获批经费500万元。积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续签了省校合作协议、校地合作协议、学校与知名上市企业合作协议等。与北京市农委、北京市龙头企业协会共同主办了思想引领实践的2014年北京国际农业产业化高层论坛。在北京、河北、山东、内蒙、新疆增建了5个教授工作站。
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开展“1+2+1”本科生联合培养,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学位招生单列专项,接收教师进修、干部挂职全年共计42名,开展骨干教师暑期科研合作,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合作培育专项,发挥受援高校科研优势、提高受援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对口支援高校的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项目,推进“三兄弟合作计划”,加快对口支援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定期派教授前往临沧、镇康两个教授工作站开展扶贫帮扶工作,4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也已到位。选派挂职干部,助推地方发展。
(六)全面创建平安校园,严格规范校内管理
“平安校园”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强化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的管理与防范,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平安;开展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平安校园”入校检查验收工作打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多层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安全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校园智能化平台建设正式启动,基本实现了安防监控与消防报警联动,校园智能交通控制和即时地图等功能;截至2014年底,全校共建成主监控系统2个,分监控系统21个,安装有视频监控探头2445个(其中40%以上为高清数字摄像头),实现校园主要出入口、楼宇出入口、主干道路、学生宿舍、主要行政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等重点要害部位100%全覆盖;建成消防分控室22个,实现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烟感报警100%全覆盖。全年我校未发生重大火灾火情、重大治安刑事案件、重大交通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无重大政治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平安校园”顺利通过专家组检查验收,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加强财务管理。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部门预算下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会议费管理办法》,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对2011年以来学校承担的4572项科研项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配合教育部重点检查工作。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加强推进项目执行进度。完成日常发放、收缴工作,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行为。继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圆满完成日常报销业务。加强国库资金管理,规范预算执行过程。加强基建、维修项目资金监管,规范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完善公费医疗报销方式,提高医疗报销效率。基本完成校园卡一期建设,各环节运行情况良好。2014年,学校综合财力收入达到27.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7%;学校综合财力支出25.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1.6%,有效地节约了开支。校级财力收入9.2亿元,校级财力支出9.3亿元。本年度偿还到期银行贷款500万元,还有银行贷款4.1亿元。
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财务收支审计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内部审计规定》,进一步规范学校审计工作。完成学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88项,送审金额10214万元,审定金额9767万元。完成图书馆、植保楼项目委托审计单位的招标工作。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6项,审计金额16675.54万元。完成财务收支审计3项,审计金额 1163.65万元。完成“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年三公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通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依法、规范。完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做好新购置设备家具登记验收工作、进口仪器报关免税及统计上报工作、设备处置报废工作、上级主管部门数据填报工作、仪器设备采购与招标的管理工作等。做好房地产管理工作,及时处理与一汽集团驻京办事处的土地权属纠纷;组织开展办公用房清理和整改专项工作,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做好学校产权登记上报工作。完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易制毒的购买审批及化学危险废弃物的报废处置工作、放射性实验室的建设验收工作、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日常管理工作等。
以产业化模式服务国家建设。积极与广西、宁夏、河北等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技术专利、优秀项目的产业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造“农业嘉年华”、“县域现代化农业高层论坛”及“国际科技节”等校办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平台,实现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工作,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和非学历培训等,得到社会的好评。开展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机制,管理、服务和监督学校下属企业的正常运行,促进学校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和党群行政类、财会类、基建类、教学类、科研类、人物类、声像类、仪器设备类科研类、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类、出版物类、外事类共11类档案实施细则。完成档案收集与业务指导工作;做好档案保管利用与对外服务工作;开展档案编研与校史研究工作;承接校史展览与接待各类参观任务,发挥档案馆教育、宣传作用。
(七)加强校园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建设方面,理学楼项目基建部分已完工,内部装修也进入收尾阶段;植保楼项目已基本完成地面拆除工程,进入基建施工准备阶段;图书馆项目进入施工招标准备阶段。房屋修缮方面,完成东区二教维修改造工程、东区学苑4号楼维修改造、西区新教维修改造、东区图书馆报告厅装修工程、主楼卫生间维修改造工程;西区学生宿舍完成1号楼、3号楼、5号楼、6号楼和11号楼的房间粉刷、水房改造和塑钢窗更换工作;东区学生宿舍完成455间新生房间及公共区域进行了粉刷与维修工作;完成三个公寓大门、防火门更换及34部电梯大修工作。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好以环境整治与景观绿化为基础的精致校园建设工程。
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电暖及校园环境等设施维护有序到位,学生宿舍空调全部投入使用,师生吃住行服务全力满足。建立“农校对接”机制,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加强对食堂的安全和卫生监管,提高食堂卫生状况、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推进外包服务原材料统一采购工作,制定了《风味窗口、摊点食品原料统一采购暂行管理办法》,做到统一采购“有章可依,按章操作”。做好学生公寓的日常维修、保洁、消毒等工作,全年完成各类维修1.3万次。加强家属区科技创安和住宅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梯设备进行维保,加强对小区的安全监控管理。两校区幼儿园均通过北京市2014年度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年度考核。居委会配合有关部门为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开展各项工作。
公共平台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图书馆全年借还图书32万册,完成科研立项、成果鉴定、技术引进等查新项目共174项,共完成SCI、EI检索收录、引用证明403份,实施了对我校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的工作。文献总量达到196.8万册,比上年增加3.1万册。完成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创办了《高校与学科发展》电子期刊,组织CALIS农学中心的成员馆开展了EBSCO食品科学全文数据库、食品科技文摘数据库、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全文电子期刊联盟采购工作。做好网络工程建设,包括完成工学楼和信电楼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东、西校区互联光缆工程项目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数字校园平台建设。做好网络维护和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包括出口带宽扩容、楼宇网络维护、网站群系统维护、邮件系统维护等。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包括校园网统筹管理、网络运行安全监管、开展全校服务器漏洞扫描等。做好公共服务。全年共受理3325次电话咨询和报修,上门进行网络维护服务355次。校医院完成门急诊医疗、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中医药服务、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式服务等工作。制定学校埃博拉防控工作方案,对西非来华留学生共7名进行自我健康监测管理。完成日常门诊和体检工作,并承担校内外多次大型会议和运动比赛的医疗保障任务,离退休老干部多次外出的医疗保健任务,新生入校的军训医疗保健任务。体育馆启用ETS智能管理平台,方便教职工使用“一卡通”消费。完成各类体育教学科目的场地保障工作;做好校内外大型文体活动及会议的保障工作;配合宣传部门做好文化艺术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在保证学校正常使用和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完成市场开发与运营工作。
(八)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加强工会工作。以强化教代会制度建设为主线,推进校园民主管理进程。做好人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教职工权益。完成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标兵)和三八红旗奖章评审推荐工作,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为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搭建平台。完成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困病教职工帮扶、教职工体检,做好校园民生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干部交流学习活动,以评促建推动职工小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重视离退休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多种形式开展支部活动,召开离退休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分党委委员,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好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协会为桥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纽带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慰问生病困难老同志;支持关工委、老教协、老科协等涉老团体老有所为。加强离退休工作部门建设,推进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为老同志服务的本领和水平。积极统筹学校、社区、社会资源为服务老同志创造条件,让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
做好教育基金会与校友工作。2014年度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2032万元,年末净资产5786万元。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14年中央财政配比资金的申报工作,为学校争取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1793万元;2014年理财收入218万元,公益支出1528万元,受益师生达2000余人。2014年度校友会举办各类论坛、座谈会,打造校友工作“品牌”;多种方式加强联络与沟通,增进感情,凝聚校友力量;引领地方校友会工作,支持北京校友会开展活动。